什麼是二尖瓣脫垂
二尖瓣脫垂的原因
二尖瓣脫垂常見症狀和診斷方式
二尖瓣脫垂如何治療
在心臟內科門診中,有許多因為胸悶心悸來求診的病人,經過適當問診和檢查,有時會發現這些症狀可能和二尖瓣脫垂有關,這在年輕族群中尤其常見。多數二尖瓣脫垂患者預後十分良好,也不需要長期藥物治療。儘管如此,仍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注意血壓控制,以降低二尖瓣脫垂惡化的機率。
造成二尖瓣脫垂的原因很多,最常見的是先天遺傳或結締組織疾病(如馬凡氏症候群)相關的原發性黏液樣變性,這種病變會使瓣膜組織變得異常增厚、冗長,進而導致脫垂。
另外也有可能是缺血性心臟病或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後天疾病,破壞瓣膜或其支撐結構,造成二尖瓣脫垂的現象。
二尖瓣脫垂的臨床表現差異極大,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,常是醫師聽診時發現病人有疑似二尖瓣脫垂的心雜音。然而確診二尖瓣脫垂需要經過仔細的心臟超音波檢查。有些患者會出現心悸、胸口悶或刺痛感、甚至是全身無力等症狀。少數情況下,患者的脫垂和血液逆流問題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嚴重,逐漸造成心律不整,心臟肥大,甚至心臟衰竭的情形。
多數患者的二尖瓣脫垂程度很輕微而且沒有明顯症狀,這種情形不需要特別的藥物治療。不過平時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規律作息,適度運動,維持良好的體重。另外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血壓,在休息的狀態下,盡量保持130/80 mmHg以下(120/80 mmHg以下更好),這樣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,降低二尖瓣脫垂惡化的機率。視情況可以2~5年用心臟超音波追蹤二尖瓣脫垂的情況。
如果平時會出現心悸胸悶的情況,那要更注意自己的血壓和生活習慣。若症狀持續,可以請醫師開立藥物緩解症狀,並定期追蹤二尖瓣脫垂的情況。
如果出現活動時容易喘(和過去比較起來有明顯落差),下肢水腫或是心律不整的狀況,可能是二尖瓣脫垂惡化,影響心臟整體功能。此時應該要盡快到心臟內科求診做進一步的評估治療。如果進展到嚴重二尖瓣逆流,甚至需要進行二尖瓣修復或置換手術。
延伸閱讀:
0 留言